最近幾年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逐漸加強,國內企業在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申請專利作為保護創新技術成果的主要手段,近年來專利申請量也穩步提升。但是在申請專利的過程中,許多發明人往往因為一些誤區使得自己的技術沒有得到全面的保護,下面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大家在申請專利是常犯的誤區有哪些。
1.發明專利申請前不進行專利新穎性檢索
有些發明人認為,自主研發的技術肯定不會和現有技術相同,申請發明專利前不用進行新穎性檢索(查新檢索),一定能獲得發明授權專利。事實上,這項技術方案全部或者部分已經被申請過專利(抵觸申請),或者在相關文獻中公開發表過(國內外),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不進行查新檢索,申請人很可能是花了大價錢,最后被告知發明專利不能被授權。
如果先檢索再申請,可以很好地評估技術方案,甚至再次深入挖掘,優化申請文本的撰寫,提高發明專利授權概率。
2.技術方案一定要有產業化前景才能申請專利保護
很多發明人認為,技術方案一定要轉化為實際成果或者真正的產品,甚至是已產業化的工藝流程,才能申請專利;如果技術方案只是個idea/“創意”,是不能申請專利的。
專利實務中,專利申請文件只要有切實可行的思路,能夠形成技術方案,并且符合專利授權的三性(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就可以申請,與其是否具有產業化前景無關。
如果等到產品或者工藝流程被公開后,再去申請專利,即使最后獲得授權,涉嫌侵權方也可以以專利申請日之前該技術方案已被公開為由進行抗辯;所以要想盡快獲得專利保護,同時搶占先機,一定要第一時間申請專利,哪怕只是個idea,只要有idea就可以申請專利。
3.申請專利是保護技術的唯一方法
這是因為很多技術研發人員對成果保護方法不熟悉導致的誤區。實際上除了專利保護技術成果以外,有些成果可以采用商業秘密手段進行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專利保護和商業秘密保護二者各有利弊:專利會公開技術內容,可以在發生侵權時通過法律強制性制裁侵權人來保護專利權人的權益;商業秘密則通過簽署保密協議保護技術方案不公開,但同時,一旦技術持有人保護不力或被人泄密,秘密就會被公眾所知悉。
有一些他人難以知曉的獨家成果更適合商業秘密保護,譬如可口可樂的X配方;而如果可以根據產品反向工程即可獲知其生產步驟的,同時需要利用其搶占市場的,最好采用專利保護。
專利保護和商業秘密保護
兩種途徑各有利弊
4.專利摘要非常重要
對于高校師生,容易認為專利摘要類似論文摘要,非常重要,反復修改摘要,想在摘要中增加更詳細的技術方案以及技術效果等,這是對專利申請文本不了解產生的誤區。
專利申請文件中,摘要并不是法律性文本,不對專利的保護范圍產生實質性影響,權利要求書是最重要的內容。
另外,摘要有300字的字數限制,只需將專利名稱、技術領域、技術問題、主要技術特征和效果等內容寫清楚就完全可以了。
權利要求書最重要摘要寫清楚即可
5.不需要提供完整細致的技術交底書
有些發明人認為,既然請了專利代理師,簡單寫一下技術交底書給專利代理師即可,細節交代太清楚可能有泄密風險。其實,在專利代理師處理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之前,專利代理師都不能向任何人泄露相關的技術方案(簽署保密協議)。
技術交底書中,如果技術方案完全沒有交待清楚,專利代理師再厲害也無法撰寫出合適的專利申請文本。因為發明人才是對技術方案了解最多的人,專利代理師只是憑借其有限的專業知識,對技術方案進行加工而已。
專利代理師對技術內容越了解透徹,在撰寫專利申請文件時也越細致,不僅在權利要求書撰寫時可以很好地把握最佳保護范圍,針對答復審查意見也能兵來將擋,既能為發明創造提供全面保護,又能提高專利授權概率。
6.專利證書到手就萬事大吉
對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來說,因為審查時不進行實質審查,即使在申請之前已經有人就相同的技術方案申請過相關專利,該申請仍會被批準,也就是說仍然能獲得專利證書。而這樣的權利狀態是不穩定的,一旦有人提出無效宣告,那么極大可能會被無效(被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專利授權后每年需要繳納年費,如果錯過了期限,就會導致專利權失效。
國知局首次定義的5種“高價值發明專利”之一就包括了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發明專利。所以,即使是一些不值錢的“無用”專利,在專利營運市場火爆的今天,也是可能賣出一個好價錢的,通過專利全部轉讓,可以回收成本;也可以通過部分轉讓,由受讓方之一的企業負責維護專利。
7.PCT申請(國際專利)很容易獲得授權
有些發明人認為,PCT申請獲得了正面的國際檢索報告,就表明該申請已經獲得PCT成員國的授權,這是對PCT不了解造成的誤解。
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PCT申請分為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很多國際專利通常只進行了PCT申請的前半部分——國際階段,如果需要授權,必須進行PCT申請的后半部分——國家階段。舉例說明,如果該申請以期獲得美國發明專利授權,那需要進入美國國家階段,接受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審查,最終能否獲得授權由美國專利審查員決定。
通常情況下,如果只需要進入小于等于3個國家(中國除外),一般直接選擇巴黎公約進入即可(在一定的優先權期限內進入或者直接進入);PCT并非與巴黎公約競爭,事實上是其補充,當需要進入的國家超過3個(中國除外),推薦PCT申請。
以上就是發明人在
申請專利時常犯誤區的盤點了,大家如果還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歡迎在線咨詢或者來電咨詢我們,我們的老師都可以免費為您解答。宇辰管理還可以給你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等相關服務。